公司动态 中标新闻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未来校园:建造智能低碳大学”国际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于2015年4月28日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诚信楼三层国际会议厅召开 “未来校园:建造智能低碳大学”国际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施建军校长致欢迎词,赵忠秀副校长主持。来自中英两国的20多位特邀专家和100多位与会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包括: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建筑设计与建筑环境学院院长Peter Westland,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建筑设计与建筑环境学院高级讲师钟华女士,英国BIM研究院院长David Greenwood教授,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忠秀教授,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董事长周和生,香港奥雅纳集团吴树伟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教授陈冰博士、英国卡迪夫大学威尔士建筑设计学院高级研究员杜琥博士、英国拉夫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欧盟项目研究组负责人建筑工程信息学教授Tarek Hassan教授、英国拉夫堡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美国暖通空调协会ASHRAE高级会员魏绅博士、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助理王颖、东南大学付国东教授、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总经理周蕾博士、北京磊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常务副会长蒋清林、英国BIM研究院业务主管Peter Baker、碧桂园BIM总监周炜博士、英国WFG公司总裁Peter Routledge。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建筑设计与建筑环境学院院长Peter Westland
    环境友好型可持续校园—以诺丁汉特伦特大学为案例分析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在所有建筑物内设立了回收站,倡导废物利用;为师生提供多种交通工具,制定综合运输系统;通过(PV)太阳能光伏、高效制冷系统、综合供热供电发电厂、风力涡轮项目、生物燃料锅炉等技术,让学校建筑使用可持续发展高科技。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同时进行Eco Campus & ISO14001生态校园体系认证,NTU 已经进入生态校园铂金奖二次评比的最高等级。Peter Westland认为生态校园计划可以使企业价值和企业承诺付诸实践,通过履行改善地方和全球环境的承诺,进而提升形象和行业地位,同时遵守环保法规要求,可以降低风险,节约成本。

    英国BIM研究院院长David Greenwood教授
    英国诺森比亚大学虚拟化校园建设实践
             David Greenwood教授认为BIM是聚焦于一个设施的知识和信息分享之源,在项目的整个周期中为各种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BIM可用于弥补建筑过程中从设计团队到施工方,再到终端客户中的信息遗失。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忠秀教授
    对外经贸大学低碳校园实践与总结

            如何设计智能低碳校园?赵忠秀教授从动机开始,从项目驱动、行为养成、可持续性方面向我们阐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如何成为中国大学低碳校园的样板的。从2000年开始,通过超过25个节能减排项目,总共节约成本1240万元,碳减排14000吨。建立低碳校园样板,可以起到教育功能、让公民参与其中,并引导更为实用的低碳生活方式。而未来校园应是智能、绿色、低碳的结合。

    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董事长周和生
    中国校园建设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周和生谈及目前国内建筑市场发育尚不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未完全理顺,市场较为混乱,虚假招投标、转包、挂靠等现象严重,全生命周期的规划、施工、设计、监理、审计等缺乏系统运筹,管理相互脱节,且信息化程度不高,各个环节缺乏项目管理软件。业务的复杂性、网络的局限性及不稳定性、工程项目管理标准的多样性、管理本身复杂性、信息技术局限性、建设工程管理化标准语规范尚不健全等难题成为了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难点。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BIM等技术背景,金马威智慧建设项目投资管理与审计“专有云”管理平台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香港奥雅纳集团吴树伟博士
    “变革动力” 塑造更美好的校园
            吴树伟认为低碳社会的根基是减缓措施、策略、低碳能源三个核心。建设低碳校园有很强的代表性。斯坦福大学环境与能源系大楼采用被动性和高效节能的主动性系统,通过能源回收,可再生能源应用等技术让节能量超过50%以上。耶鲁大学林学院中的克鲁恩大楼获得LEED白金认证,降低能源消耗74%,成为校园内最绿色的建筑,应用如地源热泵,太阳能光电板,太阳能热水器和置换通风系统,雨水收集等可持续技术。剑桥塞恩斯伯里实验室通过“精益”思想指导系统设计,提高20%的系统性能,包括低流量通风柜和实验室热回收等应用,雨水收集则用于花园灌溉,这些技术让其获得了BREEAM excellent认证。吴树伟表示低碳作为现代校园设施建设的一个元素已经常态化,而未来的学生、变化中的高等教育,未来市场需要的技能、校园设施和可持续的学习环境则是驱动未来校园变革的动力。

    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教授陈冰博士
    低碳项目实践与研究教学
            陈冰博士介绍,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研究导向独具特色,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认可的国际大学,2011年获得“中国人居典范建筑设计”金奖。

    英国拉夫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欧盟项目研究组负责人建筑工程信息学教授Tarek Hassan教授
    信息通信技术部署对于提高建筑节能效率的意义
            Tarek Hassan教授以英国拉夫堡大学为例,向来宾展示如何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来影响建筑节能。智能控制、能源管理与交易、用户意识与决策支持以及用于高效能源设计与生产管理的工具成为核心集成技术。据悉“通过数字化创新转化建筑能耗”已经成为英国政府支持研究方向。Tarek Hassan教授表示低碳建筑需要开发动态建筑节能设计与信息共享平台,需要从建筑最开始设计时对建筑能耗进行管理,让所有参与设计与运行的人员互动,通过探讨多种研究方案实现节能建筑落地。

    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总经理周蕾博士
    低碳校园建设全寿命周期价值链

            周蕾博士首先谈及大学对整个国家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中国每年近600万毕业生是传播低碳技术和实践低碳生活的最重要群体,高校既是重要的用能单位,也是倡导节能新理念、创造低碳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的重要基地。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建筑480亿平方米,2020年新建28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99%为高能耗建筑,三分之一需要改造。而中国建筑的碳排放达到全球总排放量的17%左右,建造低碳建筑比普通建筑产生更少的二氧化碳。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已经发布第176号文,并与201年12月1日开始实施。采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法、清单统计法、信息模型法等计量标准也让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有了新的依据。

            周蕾博士认为在低碳建筑价值链中,BIM拥有强烈的可视化、精确的工程量分析、强大的能耗分析系统、智能化的碳总量统计和海量的工程信息中央数据库以及网络BIM链接碳交易平台等优势。

            如何建设智慧低碳校园,周蕾博士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坦言校园建筑的多样化、管理的复杂性以及社会关注度决定了校园节能减排解决方案是个系统化的综合方案。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加强对新能源的利用是对现有校区的改造方式。对于新校园建设则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与自然景观进行规划建设,大力推广绿色建材、新型材料,同时实现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的运行维护一体化的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校园综合能源检测平台系统的建立对整个校园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同时利用大数据原理建立高效碳排放信息库。

            随后论坛还就企业目前面临的BIM人才需求、悉尼歌剧院建筑设施管理改造中的BIM技术应用、英国BIM标准与实施、BIM技能和证书培训的发展等话题展开了深层讨论。

            对外经贸大学是中国高校中首个被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务院机关事物管理局联合命名的“节能减排学校行动主题教育活动’先进试点高校。在过去10年中学校先后完成了22个低碳项目改造工程,使用大量的低碳可再生能源技术,其中包括中水利用,太阳能光伏和地源热泵等。本次论坛将依托对外经贸大学的低碳实践经验,并广泛联合对比中外校园的低碳智能化设计,建造及运维,探讨并洞察未来三十年中国高校建设的方向与使命。同时将通过智能化软件,建筑信息模型,虚拟现实和大数据等一系列的信息化手段来仿真模拟未来校园建设维护管理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探讨如何实现低碳校园的最佳效果。

            大学是知识与科技发展的摇篮,也是城市建设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进三十年的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大学教育的普及和推广。然而大学也随着城市化的演进,经历了一轮轮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也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当今中国面临的自然环境恶化,雾霾掩城的城市发展困境给未来的城镇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在低碳与大数据并行的时代,如何将高校变成更加低碳,智慧的社区,提升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品质,成为未来大学建设的首要问题。本次论坛将带动各相关领域的专家们深入思考,并推动国际低碳研究所在此问题上的专门研究。

             同时,为了顺应BIM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对BIM推广的迫切需要,中国专业人才库“全国BIM建筑管理师考评管理中心”在本次探讨会上正式成立,中国专业人才库刘琅主任到场发言,并亲自为中心授牌。
     

     

Copyright ? 2012 Jmw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金马威管理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042535 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221号